在骨科手術后長期臥床的患者所出現的并發癥中,壓瘡是較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其多是由軀體某一部位組織長時間受壓迫而引起的組織缺血性壞死、甚至糜爛潰瘍。由于軀體一些部位的脂肪層較薄弱或者缺少肌肉的墊護,如坐骨結節、骶椎尾部、大關節處等,因此這些部位更容易受到骨骼的壓迫。
由于受壓程度不同,壓瘡可由不同程度的臨床表現,如僅僅表現為長期受壓部位皮膚的紅斑,壓之色不減,無水皰,破潰等為輕度的壓瘡表現,如出現水皰、輕度破潰、疼痛感為中度壓瘡,如繼續受壓,皮膚中度破損,潰瘍向深部組織侵襲,甚至達筋膜、肌肉及骨骼,如在不采取措施易導致感染,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雖然常規護理在以下方面一定程度上預防了壓瘡的發生:及時督促患者經常進行翻身運動;通過墊高腰部使受壓部位血供的恢復,改善缺氧;定期清潔患者所使用的床上用品等有利于保持受壓部位的清潔,避免了感染的發生;適量的運動增加患者對運動的耐受能力,提升了心臟的射血能力,從而使受壓部位的血供,加速康復進程。但是由于在翻身時使用的是枕頭等類圓柱形護墊,在翻身過程中很容易導致體位的移動,往往起不到良好的輔助作用,進而影響對壓瘡的預防效果,而30°角翻身墊使用的是吸水性以及彈力很好的材料,并且稍軟的和稍硬的配合使用,既使患者舒適,又能夠幫助患者進行翻身運動,并且患者軀體有很好的支撐性,不易導致患者身體的移位,從而有利于受壓部位的減壓,血供的恢復,對壓瘡的預防效果較好。
綜上所述,對骨科長期臥床的患者施以應用30°角翻身墊的翻身護理能有效降低壓瘡的發生率,并提高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壓瘡護理過程中推廣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