橈動脈因其解剖位置表淺便于壓迫、動脈內壓力較股動脈小易于止血、體位受限時間較短、縮短住院周期等優點成為穿刺點,但冠狀動脈造影作為一種侵襲性診療手段,仍存有一定風險。
本研究以降低CAG術后術肢并發癥發生風險為宗旨,術前充分準備認真評估,術后使用一次性動脈壓迫止血帶壓迫止血,聯合上肢墊抬高術肢,指導患者腕部制動、握拳運動等措施促進淋巴回流減輕水腫,分階段對動脈壓迫止血帶進行逐步減壓等護理措施,收到良好效果。28 例患者疼痛評分均在2 分以下,術前、術后6 h手掌周徑差異均在1.5 cm以下,其中26 例均小于0.5 cm,2例患者發生輕度手指腫脹,解除動脈壓迫止血帶后腫脹消失。28 例患者橈動脈局部均未發生張力性水泡、骨筋膜室綜合征等嚴重并發癥。
臨床采用一次性動脈壓迫止血帶聯合上肢體位墊在預防術肢并發癥的發生、避免二次傷害、減輕患者痛苦、促進患者康復有確切效果。但此研究病例均為單純的冠脈造影患者,樣本量小,所以研究結果仍需要進行大樣本驗證。而且近年來研究報道的按壓時長可縮短至4.5 h、術后20 min即可開始手指操等理念還有待引入,今后應不斷更新專科理念,完善護理方案,為日間病房模式下行CAG的啟動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