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髖關節置換手術由于髖關節周圍軟組織豐厚,術中需要切斷部分肌肉組織,手術創面比較大,且多為老年人,血管脆性大 ,還需要截骨、磨挫髖臼及股骨髓腔,所以術中出血量會比較大;而且骨截面出血不容易止血,因此即使術中進行了很好的電凝止血,術后仍會出現較多的出血。術后患者仰臥位時,切口處豐富的肌肉組織會由于體位及麻醉的緣故變得松弛,加重切口內出血,常規包扎法不能使切口部位的組織形成張力,因此不會對切口內出血點產生壓迫止血作用,所以術后出血會比較多。我們術后應用多頭腹帶加壓包扎,由于腹帶比較寬,均勻加壓,不會使皮膚產生壓瘡;同時腹帶為軟布材料可塑性很強,能夠使切口周圍組織按解剖結構很好地貼合,從而起到良好的止血效果。腹帶的應用操作方便,還可以根據出血量的多少動態調整,如果出血速度過快則可以加大腹帶松緊度,如果患者感覺腹帶過緊則可以適當松動。
常規包扎法很容易在切口內部將產生較大的潛在腔隙,局部血腫形成后易成為細菌培養基,細菌感染的風險大大增加,導致嚴重的醫療隱患。同時血腫及壞死物質吸收容易導致術后吸收熱,不利于病情恢復,吸收熱時間過長也會令術者惴惴不安。雖然目前術后感染的發生率已從20世紀60年代的9%降到1%以下,但其仍是其嚴重的手術并發癥。腹帶加壓包扎則能使周圍組織很好地充填,形成組織外固定作用,消除切口內潛在腔隙,達到腔隙密閉和切口組織貼合;同時創面緊密貼合消除了因呼吸和運動產生的剪切力,創造良好的愈合環境。有效避免積血積液,顯著降低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率。
我們的經驗多頭腹帶加壓包扎時間以24 h為佳,破裂血管24 h凝血已經很穩定,不會繼發出血,而且貼合組織也有新生血管產生。本文結果顯示2組患者術后24 h出血量及48 h累計出血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而24h一48h出血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