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的手法復位
骨盆恢復除了使用骨盆矯正帶外,還需要注意骨盆骨折的手法復位。
俯臥位復位法:
患者俯臥在平板床上。雙上肢上舉握持床頭的橫桿。健側下肢伸直,健側足蹬在放置于床的另一頭的小木箱或其它硬質平面上。1名助手向足端牽拉患側下肢,再1名助手雙手重疊放在健側坐骨結節處向頭端上推健側半骨盆。術者站在患者的患側,雙手掌部放在患側髂嵴后半部向前下方推壓。整復時,術者,助手,患者之間動作是同步的。
側臥位復位法:
患者側臥在平板床上。健側髖、膝各屈曲90度。1名助手固定患者肩部以防止軀體前后傾倒。1名助手向足端牽引患側下肢。術者雙手放在患側髂嵴的前半部,用力向前下方推壓復位。
仰臥位復位法:
患者仰臥在平扳床上。雙手及患側足部的動作同于俯臥位復位法。1名助手將患者的患側下肢沿髖關節前屈45度方向向足端牽引。術者雙手重疊放于患側髂嵴的前半部用力向足端下推復位。
持續牽引
一律采用患側股骨髁上牽引部位。患側髖、膝關節各屈曲45度放于布郎氏架上。中立位滑動牽引。復位重量為10-16公斤,維持重量為6-8公斤。牽引時間為6-8周。
注意事項
1.側臥位復位法、骨盆彈力帶及砂袋墊擠這幾種方法均不適于髂翼有內旋畸形的病人。
2.手法復位時,術者與助手應配合同步。印要穩重有力, 又必須避免粗暴動作,以防止副損傷的發生。
3.擬采用外固定的患者, 應在骨折移位矯正基本滿意之后,先加骨盆彈力帶,然后再用抄袋墊擠。
以上就是關于“骨盆骨折的手法復位”的相關內容。
2020-11-04T10:50:25